2025年6月27日,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通报了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指出山西、宁夏存在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具体情况如下:山西省临汾、长治等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存在违规处置问题: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临汾市现有2座焚烧设施,仅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中的4个;长治市现有1座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覆盖全市12个县(区)中的8个,长期超负荷运行。临汾市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未按规划建成投产,长治市西南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仍处在招投标阶段,进展严重滞后。 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直排:临汾霍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场雨污分流不到位,部分渗滤液自2014年投运以来一直未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经雨洪沟直排山沟,多项污染物浓度远超《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排放限值。长治市沁县利民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处理设备自2023年6月以来不能正常运行,大量渗滤液未经处理溢流至外环境,形成污染坑塘,污染物浓度也大幅超标。 一些生活垃圾填埋场违规填埋:临汾市襄汾县生活垃圾填埋场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违规填埋含水率76%—80%的污泥1.1万吨。长治市武乡县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自2020年5月以来,违规填埋含水率约80%的污泥1.4万吨。临汾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自2024年9月以来,在飞灰填埋区不符合防渗要求情况下,违规填埋飞灰5673.9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溢流,污泥违规处置: 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管理差距明显:吴忠市城区雨污合流问题突出,截至2024年年底,510公里排水管网中有402公里为雨污合流,未按要求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十四五”期间城区应新增污水管网43公里,截至2025年3月仍有21公里未完成。2019年要求完成的管网排查及修复工程,吴忠市直至2021年10月才完成排查,且发现的87处缺陷点中,28处至今未修复。因雨污不分流、管网破损等原因,吴忠市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雨季部分时段入厂污水量严重超负荷,污水从格栅间溢流积存厂区,部分排入黄河。 生活污水直排溢流:2023—2024年,吴忠市城区3家污水处理厂在11个雨天共溢流23次。其中,吴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约120万立方米污水排入黄河,吴忠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约36万立方米污水经清水河排入黄河,吴忠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近10万立方米污水经南干沟排入黄河,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均远超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污泥违规处置问题突出:吴忠市红寺堡区未按要求制定“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方案,规划的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未启动。红寺堡区污水处理厂将含水率70%—80%的污泥交由未按环评要求建设相关生产设施、未取得有机肥料登记证的宁夏润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处理,该公司将生活污泥与牛粪等混合后违规填埋至厂区周边。2023年至2025年2月,共违规堆肥填埋约5200吨,督察组暗查时,厂区内还露天堆放生活污泥约2500吨,未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