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中国女篮在海口五源河体育馆进行的2025年女篮亚洲杯热身赛中,以63-76不敌澳大利亚女篮,遭遇今夏热身赛首败。此役,内线核心张子宇因体能管理和战术考量轮休,韩旭独挑大梁贡献15分9篮板2盖帽,成为全队攻防核心。 比赛进程与关键表现上半场,澳大利亚队凭借高强度防守和内线冲击迅速拉开分差。首节末段,中国队一度被打出7-0的小高潮,以19-28落后。次节中国队进攻陷入停滞,前半节仅得3分,分差一度扩大至24分,半场以31-49落后18分。澳大利亚队的内线优势在缺少张子宇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中锋乔治和前锋布利卡斯多次强攻得手,单节内线得分达16分。下半场,中国队加强防守强度,第三节将澳大利亚得分限制在10分,并通过杨力维、杨舒予的三分球和韩旭的内线强攻,将分差缩小至10分。末节中国队一度将分差迫近至7分,但澳大利亚后卫里德连中两记关键三分锁定胜局。全场比赛,中国队三分球30投仅8中(命中率26.7%),罚球命中率不足六成,成为失利主因。 张子宇缺阵的战略考量张子宇的缺席并非偶然,而是教练组的多重战略布局:1. 体能保护:这位18岁新星此前四场热身赛场均18分钟贡献12分8篮板,肌酸激酶指标超出正常值27%,连续高强度对抗可能引发肌肉损伤。2. 战术隐藏:澳大利亚赛前针对张子宇制定了双人包夹战术,但因她缺阵而完全失效。这种“藏牌”策略为亚洲杯保留了战术突然性,尤其在对阵日韩时,张子宇的低位强攻可能成为破局关键。3. 阵容检验:缺少张子宇的情况下,中国队通过杨力维带动防守反击,第三节单节净胜8分,展现了非主力阵容的应变能力。宫鲁鸣借此考察“无张子宇”体系的抗压强度,为亚洲杯轮换阵容积累数据。 韩旭的中流砥柱作用韩旭在本场比赛中承担了内线攻防的双重压力,出场32分钟贡献全队最高的15分(命中率60%)、9篮板和2盖帽,防守端限制澳大利亚主力中锋乔治至12分。她在第三节带领球队打出12-0的反击高潮,并在末节连续得分将分差缩小至个位数,成为球队追分的核心驱动力。不过,由于内线缺乏轮换,韩旭在末节体能下降明显,多次进攻受阻。 其他球员表现与问题暴露除韩旭外,中国队仅杨力维(10分)和罗欣棫(9分)得分上双。杨舒予8投1中仅得3分,外线手感冰凉;李缘虽送出4次助攻,但出现4次失误。球队整体表现出对抗能力不足、战术执行混乱的问题,尤其在第二节出现8分钟运动战得分荒,被澳大利亚打出12-2的冲击波。 后续调整与亚洲杯展望此役暴露的外线命中率低(26.7%)、关键球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球队亟需解决的短板。宫鲁鸣赛后表示,球队需要提升身体对抗能力和罚篮命中率,并强调“不成熟”的表现是宝贵经验。根据赛程,两队将于7月8日在长沙进行最后一场热身赛,中国队需在剩余时间内优化战术体系,尤其是围绕韩旭设计更稳定的进攻支点,并挖掘张子宇的战术价值。这场失利虽终结了热身赛四连胜,但也为亚洲杯卫冕之路敲响警钟。如何平衡老将经验与新秀培养、提升外线稳定性、应对高强度对抗,将是中国女篮未来两周备战的核心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