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西夏陵在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而在近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相关文化遗产的兴趣,为暑期文博热潮增添了新动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场馆热度:申遗成功推动公众从认知遗产向体验遗产转变,各地文博场馆热度飙升。如广东的广东省博物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等文博场馆在今夏成为热门目的地。西夏陵申遗成功后,景区搜索量激增,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客流量大幅攀升。丰富体验形式:为满足游客需求,各地围绕申遗成功的文化遗产推出了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在潮州古城的国保建筑群中,游客可体验手打牛肉丸非遗技艺;广州博物馆联合五星酒店复原70道“消失的名菜”,让孩子们复刻民国佳肴。西夏陵也开发了西夏文活字印刷、文物修复等研学项目,引入扩展现实体验项目实现“地宫探秘”。带动文创消费:文创产品销售火爆是文博热潮的一大亮点。西夏陵的造型雪糕走红网络,广州陈家祠的文创雪糕同样购买者众多。2024年陈家祠全年文创销售超1660万元,博物馆文创已成为连接公众与传统文化的纽带。促进数智化发展:博物馆数智化浪潮改变了“隔窗观展”的传统模式,游客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博物馆风采,吸引更多人实地探访。网络上形成的“种草-打卡-二次传播”闭环,持续放大博物馆影响力,进一步引爆文博热潮。优化参观体验:随着暑期参观需求不断上升,各地博物馆纷纷采取措施优化游客体验。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在暑期的周五和周六延时开放,闭馆时间由下午5时延迟至7时。国家文物局也发布通知,鼓励重点场馆、热门场馆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策划云展览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