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河南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批准,将吸收合并开封、平顶山、安阳等9市的82家机构,包括55家农村商业银行、23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4家村镇银行。此次合并是河南省农信系统改革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河南农村金融资源整合进入新阶段。以下是具体信息: 合并核心内容资产与权责承接:吸收合并后,河南农商银行将全面承继82家机构的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网点,原机构全部变更为其分支机构。客户权益保障:客户持有的账户、银行卡、存折等金融工具及已签署的合同协议继续有效,各项服务标准保持不变,无需额外办理变更手续。机构注销安排:被合并的82家机构将注销法人资格,其中3家机构(太康农商银行、新野农商银行、平顶山鹰城农商银行)已于2025年8月通过本地资管公司剥离不良资产,为合并扫清障碍。 改革背景与历程河南省农信改革采用“分步走”策略,经历了从“联合银行”到“统一法人”的模式调整:1. 联合银行阶段(2022-2024年):2022年10月,河南省农信社改革方案获批,明确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2023年11月,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通过参股控股统筹基层机构,但保留其独立法人地位。2. 统一法人转型(2024年至今):2024年7月,改革方向调整为“省级农商行”模式,计划整合全省资源组建单一法人机构。2025年2月,河南农商银行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92.47亿元,资产总额2.58万亿元;同年7月,首批合并25家机构(含原农商联合银行及郑州、新乡等地机构);此次合并后,全省17个地市及济源示范区中已有12个完成整合,仅剩洛阳、鹤壁等5地机构待改革。 改革意义与影响对金融体系:整合分散的地方金融资源,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解决农信系统股权结构倒置、管理分散等问题。合并后河南农商银行的资产规模与网点覆盖进一步扩大,存贷款规模稳居河南省首位,将更有力地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及县域经济。对行业改革:作为“一省一策”改革的典型实践,河南模式为其他省份提供参考。统一法人模式适合风险机构较多的地区,可通过集中资源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但改革成本较高,需梳理复杂股权关系。对市场主体:普通储户的存取款、贷款等业务不受影响,但基层机构的信贷审批流程或更标准化;被合并机构的人员将面临岗位调整,部分区域可能出现网点优化整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