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浪潮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守护中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正确使用AI 明确使用规范:制定明确的AI使用规则,如规定完成作业时,哪些部分可用AI辅助,哪些需独立完成。在考试等环节禁止使用,作业场景中可让AI辅助纠正语法等,核心观点必须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AI素养:小学高年级可教孩子识别AI生成内容的幻觉和漏洞,学会质疑和判断。让学生了解AI基本原理、优点和局限性,通过讲座、工作坊等,让学生亲身体验AI工具,明白其背后科技原理。培养批判性思维 开展相关课程与活动:学校可开设单独的批判性思维通用课程,集中讲解其原则和方法。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如在语文教学中增加探究性学习和议论文写作课时,课外活动布置阅读和探究性项目学习任务。 鼓励质疑与探究: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批判性阅读,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分析知识的根据、来源和机制。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从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开始,探索和评估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营造教育环境 家庭氛围营造:家长可通过亲子共读等方式,与孩子一起讨论阅读体验,鼓励孩子表达想法和观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引导孩子先思考,再寻求AI帮助,避免孩子直接依赖AI获取答案。 学校环境建设:教师要允许学生挑战和质疑,引导学生为观点寻找理据,鼓励学生在多种方案中做出决策。同时,教师自身要成为领读者、指导者,通过与学生共读整本书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设计课程与活动 设置启发式课程:开发融合AI技术的启发式学习课程,如学而思“随时问”App,通过分层展示思维过程、设置深度思考模式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智能火星车救援任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面对真实问题,通过与AI合作或利用AI工具,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