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如何预防虫类叮咬,被叮咬后怎么办?中疾控提示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9 03: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季是虫类活动频繁的季节,蚊虫、蜱虫、蜜蜂等虫类叮咬不仅可能造成皮肤不适,还可能传播疾病。中国疾控中心(中疾控)针对虫类叮咬的预防及处理给出了专业提示,具体内容如下: 一、如何预防虫类叮咬?不同虫类的活动环境和习性不同,预防措施需针对性开展:# 1. 蚊虫叮咬预防环境清洁: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如花盆托盘、下水道、垃圾桶等),避免蚊虫滋生;使用纱窗、蚊帐等物理屏障阻挡蚊虫进入室内。个人防护:外出时穿长袖衣裤,选择浅色衣物(蚊虫对深色更敏感);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注意避开眼、口、鼻及伤口。其他措施:傍晚、清晨等蚊虫活跃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在户外可使用电蚊拍、驱蚊灯等工具辅助驱蚊。# 2. 蜱虫叮咬预防重点场景防护:蜱虫多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进入此类区域时,穿长袖、扎紧袖口和裤脚,可将裤脚塞进袜子里;戴帽子、穿浅色衣物(便于发现蜱虫)。主动检查: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澡,仔细检查全身(尤其是头皮、耳后、腋窝等隐蔽部位),发现附着的蜱虫不要硬拔。环境处理:定期清理居住环境周边的杂草、落叶,避免蜱虫滋生;宠物外出后也需检查是否携带蜱虫。# 3. 蜜蜂、黄蜂等蜂类叮咬预防避免刺激:不主动招惹蜂群,不穿鲜艳衣物或使用带花香的化妆品(易吸引蜂类);遇到蜂巢时绕行,不要拍打或驱赶蜂类。食物防护:户外进食时,注意遮盖食物和饮料,避免甜味食物吸引蜂类;丢弃的果皮、饮料瓶等及时清理。 二、被虫类叮咬后怎么办?# 1. 蚊虫叮咬轻度反应:叮咬后出现红肿、瘙痒,可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或涂抹炉甘石洗剂、清凉油等缓解瘙痒;避免抓挠,以防皮肤破损感染。严重反应:若出现大面积红肿、水疱,或伴随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可能是过敏或感染,需及时就医。# 2. 蜱虫叮咬正确移除:发现蜱虫附着后,用细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避免夹住腹部,防止体液反流入体内),缓慢、垂直向上拔出,不要挤压、扭转或火烧蜱虫;拔出后用碘伏消毒叮咬处和镊子,检查是否有口器残留(若残留需就医处理)。后续观察:记录叮咬时间和部位,观察2-4周内是否出现发热、皮疹(如环形红斑)、肌肉酸痛等症状,若出现可能是蜱传疾病(如莱姆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需立即就医并告知蜱虫叮咬史。# 3. 蜂类叮咬处理毒刺:若被蜂蜇后毒刺残留皮肤,用镊子拔出(不要挤压毒囊,以免释放更多毒液),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清洗;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食醋清洗。缓解症状:局部红肿处可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若出现轻微瘙痒,避免抓挠,必要时涂抹抗过敏药膏。紧急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全身皮疹等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前兆),立即拨打120急救,同时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过敏患者备用),可按说明使用。 三、特别提醒- 儿童、老人、过敏体质者被叮咬后更易出现严重反应,需加强防护和观察。- 部分虫类叮咬可能传播疾病(如蚊虫传播登革热、疟疾,蜱虫传播脑炎等),若叮咬后出现异常症状,切勿自行用药,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叮咬情况,以便针对性诊断和治疗。通过科学预防和正确处理,可大幅降低虫类叮咬的风险及危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4 05:40 , Processed in 0.0909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