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保姆机器人虽已在部分场景加速落地,但受技术、成本等因素影响,要成为家中“好帮手”,还需一定时间。综合各方观点,预计3到5年内,保姆机器人可在部分家庭场景中落地,承担简单任务。而在5到10年内,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有望在大众层面普及。具体分析如下:短期(3到5年):部分简单功能机器人将进入家庭。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许华哲预计,家用机器人进家可能从最简单的单一场景任务开始,如出现升级版扫地机器人,除扫地外还能完成收拾桌面、扔垃圾等简单的“抓取和放置”任务。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公司创始人杨丰瑜也认为,家用机器人会在3到5年内逐步进入更多家庭,在清扫、洗衣等特定任务场景中展现价值,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并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中期(5到10年):有望实现大众层面普及。随着机器人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系统以及末端泛化操作水平的进步,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家庭场景中的应用拓展,家用机器人的功能将更加完善,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如叠衣服、整理床铺等,甚至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烹饪任务。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成熟,其成本也会逐渐降低,从而使更多家庭能够接受,实现大众层面的普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