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资金面常因税期、债券发行等因素扰动增多,央行通常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政策利率等“组合拳”来呵护流动性,以维持市场稳定。以下是具体分析: 月末资金面扰动因素税期影响:月末通常是缴税高峰期,如7月是缴税大月,诸多税种集中在7月1日至15日期间申报。纳税主体按时纳税会使银行备付金要求提高,银行需准备足额资金应对,导致资金融出减少,冲击银行体系流动性。债券发行缴款:政府债发行缴款会影响资金面。虽然部分年份政府债前置发行,但6-12月政府债的月均净融资压力仍较大,银行承接债券发行会占用资金,临近月末时,若政府债净缴款攀升,会加大银行负债端压力,影响资金面。存单到期:月末可能面临存单集中到期情况,如2025年6月存单到期量大幅提升至4.2万亿元,创出历史单月新高,这会使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增加,若没有相应资金补充,资金面会面临压力。信贷相关因素:一方面,若有效信贷需求偏弱,银行资金消耗减少,但会影响银行资金运用和流动性管理;另一方面,若信贷投放加快,如季末通常是信贷冲量期,银行需要准备更多资金用于放贷,也会对资金面产生影响。跨月资金需求:临近月末,金融机构面临跨月资金安排,为满足监管要求和自身资金流动性需求,会增加对资金的需求,导致资金面紧张,尤其是季末月末时,跨节资金需求更大,资金面压力更为明显。 央行呵护流动性的“组合拳”措施公开市场操作:    逆回购操作:央行会根据市场情况开展逆回购操作,如2024年7月央行多次进行大额逆回购操作,7月17日实施了6760亿元逆回购操作,创下自1月17日以来单日操作规模之最,通过巨额净投放平滑税收高峰期对流动性的短期冲击。    MLF操作:央行会适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满足金融机构中长期资金需求。2024年7月25日,央行新增一次MLF操作,操作量为2000亿元,稳定了月末流动性。    新增临时操作工具:2024年7月8日,央行新增临时正回购或逆回购操作工具,时间为工作日16:00-16:20,期限为隔夜,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bp和加点50bp,有助于更及时、精准、快速地调节市场流动性。调整政策利率:央行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如7天回购利率、LPR报价、MLF利率等,降低资金成本,引导资金利率中枢下移,缓解市场资金压力。2024年7月22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1年期、5年期LPR均下调10bp。降准:央行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增加市场资金供给。如2023年9月14日,央行决定自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缓解了资金面趋紧状况,补充了流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