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杭州一女子在外出散步时,不慎踩中装在白色塑料瓶中的废弃氢氟酸,导致双脚被灼伤,最终因氢氟酸中毒、多器官衰竭不幸离世。这起意外的背后,反映出了多方面的问题:危险化学品管理漏洞:氢氟酸被明确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属于“急性毒性”危害级别中的类别1,皮肤接触会致命。依据相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由专人负责管理。但在这起事件中,氢氟酸却被随意丢弃在拆迁废弃地块,且容器老化,这表明危险化学品在储存、运输或废弃处置等环节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安全意识淡薄:从涉事氢氟酸的来源来看,初步判断非恶意投放,而是已在废弃地块存放很长时间。这可能反映出相关单位或个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意识极为淡薄,没有意识到随意丢弃氢氟酸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没有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同时,事发地为拆迁废弃地块,未进行有效围蔽或设置警示标识,周边居民可以随意进入,这也体现了相关部门在场地管理方面的疏忽,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公众的安全警示不足。公众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不足:氢氟酸被称为“化骨水”,其外观与普通液体差别不大,但毒性极强。然而,很多公众对氢氟酸的危害知之甚少,这就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法及时识别并规避此类危险。例如,在这起事件中,女子误踩氢氟酸,可能就是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存在这种危险化学品,也不清楚一旦接触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救治难度大与应急处理知识缺乏:氢氟酸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且症状具有迟发性,低浓度氢氟酸接触皮肤后,初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等到症状显现时,往往已造成严重损伤。这给救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也提醒我们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应急处理知识教育,让人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措施,如立即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至少20-30分钟等,以降低伤害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