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推动轻工业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2024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3.2万亿元,利润1.5万亿元,全行业出口925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5.9%,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压舱石。当前,轻工业稳出口、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该方案旨在着力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推动轻工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方案提出,2025至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引领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方案从五个方面部署了15项任务:着力优化供给:开展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行动,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分析消费者需求;开展重点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两年内完成玩具、儿童手表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每年更新300项行业标准;加力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在家电、化妆品等领域遴选品牌,纳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助力扩大消费:落实好现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扩大传统消费;围绕健康、养老、育幼、家居、文旅等消费热点打造新增长引擎,增加智能家电、养老服务机器人、健康婴童食品等新品类;拓展人工智能在轻工领域应用,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搭建供需对接交流平台,激发消费潜力。保持国际竞争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借助“一带一路”加强与东南亚、非洲等地的合作;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模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不断强化企业商品出口公共服务,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生态:培育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通过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等途径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引导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通过产融合作、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轻工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在家具、制鞋等行业推广智能排产、智能配方等“小快轻准”方案;持续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建设轻工绿色工厂,推广低碳技术和可回收材料;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完善产品碳足迹标准。在保障措施方面,方案明确要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抵制不正当竞争;构建细分行业运行动态监测分析体系,定期发布行业数据和运行报告;建立部省会商工作协调机制,定期调度轻工业稳增长工作和行业运行情况,推动解决行业和企业的问题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