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份43条安全提示转给师生家长的内容:
交通安全(1 10条)
师生家长们,无论步行还是骑车,一定要走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不要闯红灯。
对于学生而言,上学、放学路上如果要乘坐公共交通,要在站台或指定地点有序候车,车未停稳不要靠近车辆,上车后扶好站稳,不嬉戏打闹。
家长如果开车接送孩子,要提前检查车辆状况,确保车辆安全性能良好。系好安全带,儿童要使用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
骑电动车时,一定要佩戴好头盔,头盔是保障骑行安全的重要装备。同时,遵守电动车的相关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逆行。
步行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开施工区域、井盖缺失等危险地段。走路不要玩手机或者戴耳机听音乐,以免分散注意力。
教育孩子不在马路上追逐奔跑,不攀爬马路边和路中的隔离栏、墩。
乘坐校车的学生,要遵守校车的乘车纪律,听从跟车老师或司机的指挥。
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雪、大雾等),出行要格外小心。如果开车,要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如果步行,要注意防滑。
家长要教育孩子识别常见的交通标志,如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等,让孩子明白其含义并遵守。
当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时,要仔细观察,确保安全后再通过。先看左边来车,走到路中间再看右边来车。
校园安全(11 20条)
1 学生进入校园后,要按照学校规定的路线行走,不要在校园内奔跑、推挤他人。
1 学校要定期检查教学楼、教室、实验室等场所的设施设备,确保楼梯扶手牢固、门窗正常开关、电器无漏电等安全隐患。
1 在教室中,不要在课桌椅上乱刻乱画,避免损坏桌椅造成意外伤害。同时,要注意教室的用电安全,不私拉乱接电线。
1 课间休息时,不要进行危险游戏,如在楼梯扶手处滑行、玩抛接尖锐物品等。
1 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学生要提前做好热身运动,按照老师的指导正确使用体育器材。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受伤,要及时告知老师。
1 实验室里,学生要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听从实验老师的安排。不随意触摸、品尝化学药品,防止发生中毒等危险。
1 参加学校集会时,要有序进出场地,不拥挤、不喧哗。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件,要保持冷静,双手抱头,尽量靠墙或角落躲避。
1 校园内的池塘、湖泊等水域周围要有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教育学生不要靠近,防止溺水事故。
1 学校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定期检查消防设施,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师生要熟悉校园内的安全疏散路线。
20. 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及时发现并制止校园欺凌行为,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食品安全(21 25条)
2 师生家长要选择正规的食品购买渠道,如超市、正规菜市场等。避免购买“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
2 教育孩子少吃油炸、油煎、烧烤类食品,这些食品往往油脂含量高,对健康不利。
2 学生在学校就餐时,要注意食堂的卫生情况,不吃变质、异味的饭菜。如果自带餐食,要注意食物的保鲜和卫生。
2 喝牛奶要选择正规品牌的产品,注意查看保质期和储存条件。不要喝过期变质的牛奶。
2 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居家安全(26 33条)
2 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玩火,远离火源,如打火机、火柴、蜡烛等。如果使用燃气,要确保使用安全,防止燃气泄漏。
2 在家中要注意用电安全,不超负荷用电,不私拉乱接电线。不用湿手触摸电器,插头要插紧,避免触电危险。
2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要防止其攀爬阳台、窗户等高处,避免坠楼事故。窗户要有防护栏等防护措施。
2 家长要妥善保管好家中的药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防止孩子误服。
30. 家中的刀具、剪刀等尖锐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孩子接触到造成划伤。
3 如果家中有宠物,要教育孩子正确与宠物相处,避免被宠物抓伤或咬伤。同时,要定期给宠物接种疫苗。
3 提醒孩子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如果独自在家,要提高警惕。
3 教育孩子不沉迷于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间,保护视力。同时,要注意网络安全,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防止网络诈骗。
社交安全(34 38条)
3 师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陌生人交往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密码等。
3 学生要避免与不良少年交往,远离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3 对于网络社交,要谨慎添加好友,不与网友见面,尤其是单独见面。如果遇到网络骚扰,要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3 在学校或社区中,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歧视他人,避免因言语或行为不当引发冲突。
3 教育孩子如果在外面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要及时向周围的警察、保安或可靠的成年人求救。
心理健康安全(39 43条)
3 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发现孩子有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原因并给予关心和支持。
40.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这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 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生如果有心理困扰,可以主动寻求帮助。
4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争吵或家庭暴力等不良行为。
4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希望这些安全提示能够被师生家长们重视并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