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长时间使用空调易引发“空调病”,出现鼻塞、头痛、关节酸痛、乏力等不适。专家结合空调使用特点和人体健康需求,给出以下4点实用预防建议: 一、科学调节空调参数,减少环境刺激温度设置合理:空调温度建议控制在24-26℃,与室外温差不超过7℃。若温差过大,人体进出房间时易因冷热骤变导致血管收缩、免疫力下降,尤其老人、儿童和体弱者需格外注意。湿度平衡关键:空调运行会降低室内湿度,长期处于湿度低于40%的环境中,易出现皮肤干燥、鼻腔黏膜受损(诱发过敏或呼吸道感染)。可在房间放置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风向避免直吹:调整空调出风口角度,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头部、颈部或关节处(如膝盖、腰部),减少肌肉受凉痉挛、关节炎症的风险。 二、定期清洁空调,阻断污染源空调内部的滤网、蒸发器是灰尘、霉菌、螨虫的“重灾区”,这些污染物随冷风扩散到空气中,会引发过敏、咳嗽甚至肺部感染。滤网每周清洗:拆开空调面板,取出滤网用清水冲洗(若油污较多可加少量中性洗涤剂),晾干后装回,尤其频繁使用时需增加清洗频率。蒸发器定期消毒:每1-2个月用空调专用清洁剂喷洒蒸发器(关闭电源后操作),或请专业人员深度清洁,避免霉菌滋生。注意冷凝水排放:空调排水管若堵塞,冷凝水会在内部积存,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需定期检查疏通。 三、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长时间密闭的空调房会导致室内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还会积累人体代谢产生的异味、挥发性有机物(如家具释放的甲醛),加重身体不适。定时开窗通风:建议每2-3小时开窗通风10-15分钟,有条件时可同时打开风扇加速空气对流,让室外新鲜空气置换室内污浊空气。使用新风功能:若空调有新风模式,可开启此功能(部分机型需连接室外风管),在不关闭空调的情况下引入新鲜空气,尤其适合不便频繁开窗的办公场所。 四、注重身体防护,增强自身抵抗力及时增添衣物:在空调房内可穿薄外套、长裤或披肩,重点保护颈肩、膝盖等易受凉部位,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补充水分与营养:空调房干燥易导致身体缺水,需多喝温水(少喝冷饮),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和蛋白质(如鸡蛋、瘦肉),增强黏膜和免疫系统功能。适度活动促进循环:久坐空调房易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肌肉僵硬,建议每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如拉伸、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关节不适。此外,夜间开空调时可设置定时关闭(如睡前2小时关闭,利用余温维持凉爽),或搭配薄被遮盖腹部,避免夜间受凉。通过以上措施,既能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又能有效降低“空调病”风险,安然度过夏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