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两艘,领航全球 中国船舶工业向“绿”而行
长江入海口,一艘刚刚交付的LNG船在朝阳映照下熠熠生辉,它即将启航,将清洁能源运往世界各地。
10月30日与31日,中国船舶工业迎来了一个里程碑时刻——我国自主研制的两艘第五代LNG大型运输船相继交付。
这两艘巨轮集全球最新设计理念、最优技术装备和最强环保性能于一身,不仅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其总体技术更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它们一次满载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可供上海市居民使用半个月。
01 中国船舶的绿色崛起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背景下,国际海事组织(IMO)在2025年4月强制规定了净零框架,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国际航运的碳中和。
航运业承担着全球大部分贸易量,减排压力日益增大。
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国船舶工业正在成为推动全球海事领域脱碳的重要力量。
中国船企凭借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正加速向绿色船舶转型。
从LNG、甲醇、氨燃料动力船舶到全电动船舶,中国绿色船舶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02 绿色船舶的“中国速度”
近期中国绿色船舶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两天交付两艘高端LNG船仅是中国船舶工业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发动机船舶在安徽成功亮相;9月,全球最大的全电动智能集装箱船在江西投入使用,配备可更换电池系统。
这些突破性进展彰显了中国船企对新能源技术的积极拥抱。
据交通运输部报告,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队已超过1000艘。
03 技术领跑的第五代LNG船
最新交付的两艘第五代LNG运输船,代表了当前全球LNG船技术的先进水平。
这些船舶配备了全球首套再液化装置和国内自主研发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能有效降低航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和LNG消耗,提高能效。
船上安装的避碰系统,能自动规避近距离航行中的船舶,极大提高了航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国船舶工业不仅在推进系统上创新,还通过空气动力学设计优化船舶能效。
例如,大连船舶重工为地中海航运公司建造的“Maria Cristina”号,其能效设计指数比基准线低65.5%。
04 建造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十四五”期间,中国LNG船的多项技术实现了国产化突破,带来了建造效率的大幅提升。
作为中国LNG船建造的领军企业,沪东中华建造一艘大型LNG运输船的生产时间从过去的30多个月缩短到了17个月。
截至目前,沪东中华手持LNG船订单已达50多艘,同时在建24艘。
2025年全年,该船企有望交付大型LNG船11艘,将再创全国单年交付数量新纪录。
中船集团沪东中华工艺技术研究所所长黄云峰用“过去我们沪东人‘十年磨一剑’,现在我们要‘一年磨十剑’”,生动地描述了这一效率的飞跃。
05 全球市场的认可
中国绿色船舶已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截至2025年6月,中国拿下了全球近70%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具体来看,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8.8%,船舶工业利润率达到9.71%,创近十年新高。
在沪东中华造船厂,2025年接到的绿色船舶订单占比已超过80%,为近5年最高水平。
船型覆盖集装箱船、LNG运输船等主力船型,燃料也从液化天然气拓展到了甲醇、液氢等,呈现高端化、绿色化特点。
06 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中国绿色船舶工业的崛起,得益于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以沪东中华为例,该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在其引领下,国内LNG船配套供应商从最初的20多家发展到130多家,形成数百亿产值的配套市场。
大型LNG船的国产化配套能力达到80%以上,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共赢发展。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强调:“中国是目前全球各国中唯一一个能够全谱系生产产品,满足海事工业各方面需求的国家。”
07 政策驱动的绿色转型
政策支持在中国船舶工业的绿色转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3年底,中国发布了《船泊工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旨在建立船舶工业的绿色发展体系。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推动船舶等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表示,未来五年将是中国船舶工业应对全球航运业绿色变革、扩大产业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
08 基础设施的同步发展
绿色船舶的发展离不开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步推进。
中国主要港口正在积极建设绿色燃料加注设施。
大连港等主要港口正将自身定位为绿色燃料加注枢纽。
辽宁港口集团CEO李国峰表示,公司正在加速建设存储、转运和加油中心。
他预测,三年内实现年处理绿色甲醇400万吨的能力。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绿色船舶的运营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推动航运业的低碳转型。
黄浦江畔,沪东中华的船坞里,24艘LNG船同时在建,焊花飞溅中,工人们日夜奋战。船厂标语“十年磨一剑,一年磨十剑”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讲述着中国船舶工业从追赶到引领的蜕变。
远洋之上,那些飘扬着各国旗帜的巨轮,近七成由中国船厂建造。它们正载着能源,也载着一个绿色航运的新时代,破浪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