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不断延伸涉外法律服务触角,具体举措如下:成立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25年8月1日,宜昌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这是湖北省首家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宜昌市司法局、西陵区人民政府牵头发起,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组建。以“开放式运行、融合式发展、本土化运营、需求性导向”为理念,聚焦政策法治宣传、涉外供需对接、人才教育培养、矛盾纠纷化解四大职能,涵盖涉外律师、仲裁、公证、司法鉴定等多个法律服务领域,还链接律回网、北大法宝外国法查询数据库,免费提供涉外律师和外国法律查询服务。打造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宜昌市商务局、贸促会联合律回网,打造宜昌涉外法律服务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双渠道”。该平台链接全球律师资源,可办理原产地证、商事证明书等各类涉外商事认证文件,每年举办“贸促讲堂”四期以上,为企业提供涉外法律咨询,解决企业国际经营纠纷,定期发布海外最新的经贸预警信息。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宜昌自贸片区挂牌以来,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探索对接国际贸易规则。创立“自贸片区3+N综合法律服务模式”,引进高端、涉外律师事务所来区设立分所,成立综合法律服务队;依托律师事务所建立中世联盟中国自贸区法律研究中心;推动宜昌仲裁委员会与贸仲湖北省分会商洽涉外仲裁合作,设立“国际贸易仲裁服务工作站”;与高校合作,组建宜昌自贸片区改革创新研究院。加强平台建设:宜昌市司法局在全市7家律师事务所成立市级侨益法律服务站,构建由“1个省级法律服务中心+7个市级法律服务中心”组成的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在三峡公证处揭牌成立宜昌市涉侨公证法律服务工作站,在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设法律服务窗口,依托贸仲湖北省分会宜昌庭审中心,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仲裁服务。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夷陵公证处深入推进公证规范优质行动,针对企业员工办理无犯罪记录、工作经历等公证的高频需求,开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对材料齐全的申请实行“即来即办”,对紧急需求安排专人对接,压缩办理时限至2个工作日内。针对留学公证,主动联系学校教务处,指导学生补充证明材料,同步启动加急办理流程。对7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群体,主动提供上门办理服务。培养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宜昌市司法局探索与高校共建涉外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组织人员参与国际交流,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同时,通过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境外投资法律讲座、交流培训及涉外法治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持续强化涉外综合法律人才培养。
|
|